很多人打球基本功看起來很不錯,因此也看不起那些基本功比較差的球友;而一些所謂高手有時候也看不起那些打的比他差的球友,所以在球館里經常會看到這樣或那樣的圈子,高手通常跟高手在一起廝混,低手往往跟低手在一起玩耍,臉皮厚的低手有時也會去找高手請教,而高手卻經常不屑一顧。
乒乓球是一項比較難上手并且很難專精的運動,這阻礙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興趣,而在練球的過程中枯燥乏味,提高的效果也慢,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喜歡一個人就要包容他的一切,愛上乒乓球就要堅持到底。
打乒乓一定要循序漸進,這是個枯燥的過程,但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球技。有的人比較浮躁,沒學攻球要先學拉球,搓球還沒練好就要去學臺內擰拉。這些技術看似炫酷,但是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不行的。
有的人在學會一些基本動作,掌握一定球感后,便開始覺得自己打得不錯,開始吹噓什么反手對攻一百大板不掉球,正手拉沖的力量感能讓對方嚇尿之類的,豈不知這樣很淺薄。且不說學無止境,單就乒乓球這項運動,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因為對比羽毛球籃球來講,這是一個難學難精的項目。
速度、旋轉、力量三者的有效結合需要自己去不斷的在實踐中反復體會,一些別人的經驗只供參考,具體的感覺還需要自己把握,而越練到最后越感覺乒乓之路的進階之難,你乒乓球的萬里之行才走了一點點就沾沾自喜,以后怎么會再進一步呢?
每個人打球都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行練習,有的人體質好,打一天都不累,有的人打半個小時就受不了,然后還堅持在打。其實打球固然是鍛煉身體,但大量的運動過后讓人產生身體上的不適是得不償失的。
器材發燒是個無底洞,最初打下什么樣的手感很主要,根據這種手感進行微調的結果之后就是把很多型號的套膠底板燒了一遍,結果發現還是原來的比較好。
事實上每樣器材都有自己的特性,人可以根據器材調整自己的手感和板型,但器材不會考慮你的感受,如果想技術提高,除了經常練習,再一個就是要固定配置,免得亂手感。
有的人練習乒乓之后,一會覺得這項技術比較好,一會覺得那項技術比較拉風,對自己的技術特點完全沒有固定的概念,三天兩頭的嘗試新技術新方法,這固然是一項好事,但是個人的技術風格一旦確定就要向這方面努力,因為你的特點與特長是需要重點突出和作為主要得分手段的,只能加強,不能削弱